? “十年蹴鞠將雛遠,萬里秋千習俗同?!庇质且荒昵迕鲿r,在“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凈”的大好春光中,踏青掃墓、慎終追遠,以傳承家風、敦親睦族,既是源遠流長的優良傳統,更蘊含著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。
??? “清明”二字,不僅是節氣的名稱,也是清明節重要的文化內涵,理應如過得氣清景明。時至今日,一些人卻淡忘或曲解了清明節意義所在,祭祀似乎成為了唯一的價值寄托,更有代客掃墓、網上祭拜等形式興起,空有“驅殼”無“靈魂”,消解了莊重肅穆的儀式感;大燒大爆、講究排場等現象出現,不僅鋪張浪費,更會污染環境甚至釀成悲劇。凡此種種,讓慎終追遠的初心蒙塵,也讓清明節日文化內涵漸行漸遠。
??? “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?!鄙鹘K追遠是清明節的主題,追憶先人、緬懷先賢、祭奠先烈,在禮敬、懷念中升華情感,在思考、感悟中審視生命軌跡,在啟迪、激勵中懷著希冀前行,在一個個“清”和“明”的日子里夯實人生理想、深植家國情懷、弘揚社會正氣,這才概括了清明節的內涵——追憶先人,更要善待生者;慎終追遠,更好繼往前行。
??? 新時代的清明節,不是對古代習俗的復刻,也不是對傳統文化的摒棄,既要不忘初心,弘揚核心文化精神,也要繼續前行,賦予慎終追遠新的時代內涵。
??? 清明慎終追遠,要倡導厚養薄葬。祭奠要有儀式感,但勿拘泥于形式。燒紙錢、燒香、放鞭炮等傳統祭祀方式如今已不合時宜,有關部門應大力倡導鮮花祭、植樹祭、文章祭等祭祀方式,讓低碳文明健康的現代祭祀理念深入人心?!皹溆o而風不止”,更重要的是“人活著時盡孝”而別“人死了才祭奠”,“珍惜當下”才能更好傳承孝道、凝聚親情、弘揚家風。
??? 清明慎終追遠,要傳承民族精神?!耙粋€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,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”,清明節不僅要祭奠祖先,還要將“家”的認識上升到“家國”,通過誦讀詩篇、祭掃陵園、宣誓儀式等多樣的紀念活動,深切祭奠為了民族獨立解放、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無數英烈,傳承英烈精神,激發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的磅礴力量。
??? 清明慎終追遠,也是寄情山水、親近自然的契機?!皼r是清明好天氣,不妨游衍莫忘歸?!痹谌f紫千紅、生機勃發的春光中,邀上友人、帶上家人遠足踏青或自駕出游,不失為感受、感悟清明節的好選擇。人與自然相伴、哀與樂共存、生與死交錯,讓人反思生活、生命的意義,進而清心明志、繼續前行,也是清明節內涵的回歸。
??? 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?!备袊@“韶光易逝”,方能不負韶光,清明慎終追遠,更好繼往前行,于傳承優良傳統、弘揚民族精神、推動時代進步大有裨益。
來源:華聲在線